久久婷婷激情综合色综合俺也|亚洲V欧美V韩国V日本V|91精品91久久久久久|亚洲欧美aⅴ在线资源

第十五卦 謙 地山謙 坤上艮下

   2025-05-12 1
核心提示:第十五卦 謙 地山謙 坤上艮下空谷藏玉之象 虛懷處世之意

第十五卦 謙 地山謙 坤上艮下

第十五卦 謙 地山謙 坤上艮下空谷藏玉之象 虛懷處世之意
空谷藏玉之象 虛懷處世之意
編碼:000100(二人分金,上平卦)
卦辭:天賜貧人一封金,不用爭來二人分。彼此分得金到手,一切謀望皆遂心。
推斷:婚姻遂意,出外得地,交易合伙,無不吉利。
大象:山應(yīng)在地面上,而今在地下,代表謙遜之德。
運勢:吉利平安。前途無限,但必須去除驕橫之氣。
愛情:以謙誠之態(tài)度追求有成,可獲良緣。
疾病:防舊病發(fā),腹部或背部之疾,但仍屬吉象。
失物:難以發(fā)現(xiàn),有失竊的可能。
訴訟:宜速和解,拖延不利。

周易卦爻辭原文

謙:亨,君子有終。
初六:謙謙君子,用涉大川,吉。
六二:鳴謙,貞吉。
九三:勞謙君子,有終吉。
六四:無不利, 謙。
六五:不富,以其鄰,利用侵伐,無不利。
上六:鳴謙,利用行師,征邑國。

周易卦爻辭解文

《謙卦》象征謙虛:謙虛的美德可以使百事順利,但謙虛并不是人人都能堅持下去的,而只有君子才能堅持到底?!断蟆吩唬旱刂杏猩?,謙。君子以裒多益寡,稱物平施。《象辭》說:“《謙卦》的卦象是艮(山)下坤(地)上,為高山隱藏于地中之表象,象征高才美德隱藏于心中而不外露,所以稱作謙。君子總是損多益少,衡量各種事物,然后取長補短,使其平均。

初六,謙虛而又謙虛的君子,可以涉過大河(意思是能夠克服一切困難,排除一切障礙),最終必然安全吉祥。《象》曰:“謙謙君子”,卑以自牧也?!断筠o》說:“謙虛而又謙虛的君子”,即使處于卑微的地位,也能以謙虛的態(tài)度自我約束;而不因為位卑,就在品德方面放松修養(yǎng)。

六二,謙虛的美名遠(yuǎn)揚四方,固守中正就可獲得吉祥。《象》曰:“鳴謙,貞吉“,中心得也?!断筠o》說:“謙虛的美名遠(yuǎn)揚四方,固守中正就可獲得吉祥”,這是說六二爻以心中純正羸得名聲,而不是靠沽名釣譽獲取名聲。

九三,勤勞而謙虛的君子,必能把美德保持到底,最終一定是吉祥的?!断蟆吩唬?ldquo;勞謙君子”,萬民服也?!断筠o》說:“勤勞而又謙虛的君子,必能把美德保持到底”,所以天下的老百姓都服從他。

六四,沒有任何不吉利,要發(fā)揚光大謙虛的美德?!断蟆吩唬?ldquo;無不利,揮謙”,不違則也?!断筠o》說:“沒有任何不吉利,要發(fā)揚光大謙虛的美德”這不違背謙虛導(dǎo)致亨通的原則。

六五,雖不富有,但卻虛懷若谷,有利于和近鄰一起征伐那些驕傲蠻橫不可一世的人,不會有任何不吉利的結(jié)果?!断蟆吩唬?ldquo;利用侵伐”,征不服也?!断筠o》說:“有利于出兵討伐”,是指征伐那些驕橫而不可一世的人。

上六,謙虛的美德遠(yuǎn)揚四方,有利于征伐鄰近的小國?!断蟆吩唬?ldquo;鳴謙”,志未得也;“可用行師”,征邑國也。《象辭》說:“謙虛的美名遠(yuǎn)揚四方”,但安邦定國之志未酬,所以“可用出師征討”的辦法來懲處那些驕橫不可一世的小國。

六爻卦象圖

 

<
地山謙
酉金兄弟  
亥水子孫
丑土父母  
申金兄弟  
午火官鬼 應(yīng)
辰土父母  

 

卦爻辭注解

 

《謙》卦:通順。貴族(謙讓)有好結(jié)果。

倒數(shù)第一陰爻:謙而又謙的貴族,用(這種念度)來渡過大河,是吉的。
倒數(shù)第二陰爻:有聲望而謙虛,占問是吉。
倒數(shù)第三陽爻:勤勞而謙讓的貴族,有好結(jié)果,是吉的。
倒數(shù)第四陰爻:沒有不利,奮勇向前而謙虛。
倒數(shù)第五陰爻:不富,因為鄰國來侵犯掠奪。利用鄰國的侵伐來防御,沒有不利。
最上陰爻:有聲望而廉虛,有利地用出兵來征討大夫的邑、諸侯的國。

 

卦爻卦辭詩

地山謙
山藏地下是虛謙
以退爭先利益添
終獲功成憑策略
好簽難得莫疑嫌

謙卦的互卦是雷水解 (互卦是本卦的2、3、4爻與3、4、5爻組成的卦)
第15卦謙卦的變卦有六個,分別是:地火明夷(動初爻)、地風(fēng)升(動二爻)、坤為地(動三爻)、雷山小過(動四爻)、水山蹇(動五爻)、艮為山(動上爻)
謙卦的錯卦是天澤履(錯卦是本卦的所有爻由陽變陰或者由陰變陽而形成的卦)
謙卦的綜卦是雷地豫(綜卦是將本卦顛倒后而得到的卦)

 
異議收藏 0打賞 0
 
更多>同類易經(jīng)
  • nanzhiyi
    加關(guān)注0
  • 沒有留下簽名~~
推薦圖文
最新招標(biāo)易經(jīng)
國家能源易經(jīng)
網(wǎng)站首頁  |  密碼索回  |  服務(wù)說明  |  入網(wǎng)協(xié)議  |  銀行匯款  |  聯(lián)系方式  |  關(guān)于我們  |  用戶協(xié)議  |  隱私政策  |  版權(quán)聲明  |  網(wǎng)站地圖  |  排名推廣  |  網(wǎng)站留言  |  違規(guī)舉報  |  京ICP備12017752號-8  |  11010702002406號